卑詩的故事之卅七:彭蒂克頓城市觀光
![圖片](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khpOApK1na4b1vUyob-J94WlkfIahGBYCIK9PdL6ppys6DcHzDfIZBvrVfBZLQ2XRWqI7vK5gsIXo7FQCrn4Au2j437tGIbbaQ4zrcRB5TWPalkExBV8vAHsB2blhDki57Aub8rkNp6o/w640-h426/_D8A8881.jpg)
Penticton 歷史房屋巡禮 在很久以前,彭蒂克頓是介乎奧索尤斯與基隆那之間唯一有白人定居的地方。1865年1月17日,20歲的愛爾蘭少年湯瑪士·埃利斯(Thomas Ellis, 1845-1918)手持著一封寫給時任野馬溪黃金專員 Peter O'Reilly (彼得·奥賴利)的介紹信,從修咸頓坐上輪船 Shannon 號,用了53天的航行時間,幾經辛苦抵達了維多利亞,然後在希望鎮,他又花了十多天的時間穿越艱難的 Dewdney (杜尼)小徑,途中正好遇上比他大14歳的同鄕海恩斯法官,他們一道穿過普林斯頓和 Keremeos 來到海恩斯的家。在餘聞之間,海恩斯曾帶他一起騎行遊覽彭蒂克頓(Pen-tak-tin),原住民稱為「永久居留之地」。第二年,當埃利斯到達野馬溪見到黃金專員後,他對艱難的荒野公職不感興趣,決定返回彭蒂克頓開墾,成為彭蒂克頓第一位也是當時唯一的白人定居者。 彭蒂克頓位於奧根湖與狗湖兩個湖水之間的一塊天然沉積地,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但要將灌木森林變成牧場的工作並不容易,埃利斯僱用了許多當地原住民,一起砍伐樹木,建造房舍。當建設工作大致底定後,1872年,埃利斯回到愛爾蘭與 Wilhemina Wade 結婚,他帶她來到這塊原住民的「永久居留之地」,共同打拼建立了牧場,商店,郵局和教堂,並養育了七個女兒和兩個男孩。 Penticton 位於奧根湖的最南端,初期祇有輪船與北方的交通動脈聯絡。 Penticton (1866) 相較於卡里布高原的寒冷氣候,山明水秀的彭蒂克頓更加愜意宜人,那裡幾乎不需要太多外來補給,肥沃的土地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牧場上桃子和其他果樹繁盛。1880年代是南奧根地區開始發跡的年代,自從太平洋鐵路完工後,麥堅尼營地(1884)與 Fairview 金礦(1887)先後發現了金礦,然後是整個中庫尼礦山區,為新鮮牛肉和蔬果提供了現成的市場。 埃利斯的牧牛生意從未閒過,1890年,埃利斯與奇利米奧的 Richard Cawston 和新西敏富商 john Irving 船長合組了 BC 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