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的故事之卅五:奧索尤斯之王


Osoyoos 從沙漠到酒鄕



        奧根小徑是早期牧牛人驅趕牛群進入卑詩必經之路,他們在傳道山谷和奧根北岔先後成立了奧根山谷最早期的牧場,至於奧根山谷南部邊界地區,由於此處是岩溪和西米卡門河淘金的發源地,加上杜尼小徑在這裡通過,故在淘金熱結束之後,在 Okanagan (簡稱:奧根)河谷南部地區也有許多牧場相繼建立,例如:1864年首先有 Francis Richter 在 Keremeos (奇利米奧)開闢了本地第一個牧場。然後是1865年,有「南奧根牛王」之稱的 John Haynes 法官在 Osoyoos (奧索尤斯)開始屯積牧地;以及1866年,「牧牛男爵」Thomas Ellis 在 Penticton (彭蒂克頓)開墾,他們的牧場範圍廣大,牲口眾多,並列為奧根南部山谷三大牧牛大王。
        受到地理環境阻隔,奧根南部發展緩慢,這裡一直是一個乾燥的半沙漠地區,響尾蛇在風滾草和灌木叢中嘎嘎作響,像在西部電影中所看到的荒野國度。直至1890年代後期,種植果園的風氣從奧根北部向南吹襲,此地才建設了灌漑系統,逐漸從大面積牧牛場轉變為小面積農業生產,許多家庭從別處遷入,將乾旱沙漠改造成水果之鄕。這些新果農不約而同將地名前面都冠上一個英文大字母 "O" 字 ,例如 Osoyoos,Oliver,Okanagan Falls,正好與美國境内的鄕鎮如 Oroville, Omak, Okanogan 都有一個 "O" 字互相呼應。在本文裡,我們首先從奧索尤斯開始,拜訪約翰·海恩斯這一位南奧根牧牛大王。

淘金客最早沿著對岸的奧根小徑驅趕牛群進入卑詩,Osoyoos 是必經之路。

Osoyoos (1860)


        約翰·海恩斯(John Haynes. 1831-1888)於1858年離開愛爾蘭,通過巴拿馬來到卑詩,他沒有去淘金,而是加入他叔叔的朋友 Chartres Brew (沙特爾·布魯)新成立的卑詩警察部隊。1859年1月,道格拉斯總督指派他和 Thomas Elwyn 兩人陪同布魯警司前往耶魯,以恢復菲沙峽谷的採礦秩序,海恩斯隨後被任命擔任耶魯黃金專員 Edward Sanders 的警官,故續留在耶魯服務。1860年岩溪又發生礦工抗爭,海恩斯又被指派陪同新任西米卡門黃金專員 William Cox 轉往岩溪,接替被礦工趕走的 Peter O'Reilly 專員,海恩斯自此一直留在邊界,成為一方之霸。
        「岩溪戰爭」結束後,海恩斯奉命留在奧索尤斯設立海關,開始對進入卑詩的人和牲畜徴稅,每頭進口的牲畜須支付一美元關稅。Cox 選定的海關位置在奧索尤斯湖北方的一個山坡上,比較容易監測奧根古徑商旅們的移動(在91街湖景公墓附近)。這位 William Cox (1822-1878)出生於愛爾蘭,在卑詩的仕途上,他總是接替比他小五歳的 Peter O'Reilly 的工作。在1863年秋天,Cox 自奧根山谷被調任至卡里布(前兩任為 Peter O'Reilly 和 Thomas Elwyn ),在此期間,曾被指派往追捕奇科廷戰士 Klatsassin 及其部眾。1867年,Cox 又被調任庫尼地區接替 Peter O'Reilly 黃金專員職位。在此期間,Cox 被獲選任為卑詩議員。這是他官運最亨通的時候,可是得意最容易忘形,他堅定支持將維多利亞選為新聯合殖民地首府,這使得原意將省府留在新西敏的西摩總督大為憤怒,大約一年後,Cox 失去了政府職位,他被逼前往加州另謀出路,最終在採礦小鎮 Bodie 蒼涼逝世。相反地,Peter O'Reilly 在議會的表現就沉靜得多,他在1881年退休並出任法官,其在1875年於維多利亞購買義大利風格的住宅(Point Ellice House,1862),今天被保留為博物館。

William Cox 選定的第一座海關在奧索湖頂,遠離邊界,不是很理想的位置。

        1865年,這座由 Cox 選定海關小木屋很快被海恩斯遷往奧索湖窄口的位置,那裡除了更靠近美國邊界,也能夠兼顧到杜尼小徑上的行旅。那道窄口被原住民稱為 "Soo-yoos",被加上一個大字母 "O" 之後,便成為現在奧索尤斯的名稱,正好與美國境内的鄕鎮都有一個 "O" 字互相呼應。1877年,該座海關木屋被火燒毀,海恩斯便將海關和法院事務都搬遷到他在窄橋東岸的土地上,在他新建的大宅内就近工作(今 Lakeshore Drive)。直到1888年 Theodore Kruger 將海關遷回窄橋西岸為止。
        海恩斯最成功的功績,是他在1864年夏天從 Kootenai 堡的交易員 John Linklater 獲得訊息,首先向新就任的西摩總督報告了野馬溪發現新金礦,並奉命以助理黃金專員及法官身份前往協助 Peter O'Reilly 收稅及維持秩序。在那個草莽時代,通常是一名法官搭配一名警長,就代表了殖民地政府在地方上的所有權威,在奧索尤斯海關,由於要堵住西米卡門的岔路缺口,所以多僱用了一名警員。海恩斯將奧索尤斯的事務交給他的同僚 William Lowe 看守,便帶領著平時夏天駐守在西米卡門的 WC Young 一起趕往野馬溪,這三個人就包辦了當時奧索尤斯所有的政府職位。
        那時杜尼小徑仍未建設,他們兩人必需取道美國的 Colvile 堡和 Walla Walla 小徑,經過20天艱苦的旅程才到得了野馬溪。在野馬溪,海恩斯成功讓一千多個美國人收起槍枝,並收取了75磅黃金稅項,被西摩總督大加讚賞,隨後被獲得任命為卑詩殖民地議會議員。海恩斯在庫尼地區的通勤直至1872年結束,然後他被獲准返回奧索尤斯掌管海關和法院,所以大家時常尊稱他為海恩斯法官,當時人們都集中在卡里布篷車大道,奧索尤斯商旅減少,海恩斯在執行職務之餘,在奧索東岸屯積了大片牧地。

從前近岸這片土地全部是海恩斯的,他的新家就建在左下角近岸邊的位置。

繼任人 Kruger 


        在第三座海關時期(1878-88),由於這座海關處於窄口東岸,商旅必需坐船過河繳付稅項,故為一個從漢諾威來的 Theodore Kruger 帶來機會,他在窄口處修建了一座新橋,向旅客收取過橋費用,讓他獲益不少。
        這位 Theodore“ Babe” Kruger (西奧多·克魯格, 1829-1899)是奧索尤斯的第二號活躍的人物,在奧索尤斯西岸的 Kruger Mountain 是以其名字命名。據 Memory BC 網頁介紹:克魯格於1854年離開德國前往舊金山,在1858年搶先來到菲沙河,並在 Boston Bar 採得金子。當人們聚集在朱紅岔口尋找金砂時,克魯格在通往普林斯頓的小徑上開設了一家商店和休息站,然後他移居到奇利米奧,與法蘭克·里希特成為短暫的鄰居,他很快又搬到了奧索尤斯,為海灣公司在奧索尤斯海關旁邊開設了一間商店(1866)維持生計。
        1872年,海灣公司將 Rupert's Land 的權益轉移給加拿大聯邦,便將奧索尤斯的商店賣給從英國來的富人 Barrington Price,克魯格被調往甘露堡。克魯格在甘露堡與德裔姑娘 Christanze 結婚,在第二年便與 Christanze 返回奧索尤斯,向 Price 買回海灣公司的商店,後者於1877年在奇利米奧開設了 Grist 磨坊。後來海因斯將海關遷至窄口東岸,克魯格樂得築橋收取過橋費用。當法官過早去世後,克魯格接替擔任海關官員,他將海關遷回窄橋西岸(Sonora 社區活動中心現址),直到他於1899年去世。1902年,該海關又被轉移到靠近窄橋入口,到了1930年,新海關終於設定在邊境現在的位置,那已經是奧索尤斯海關的第六座位置。

Osoyoos Narrow
這道窄口被原住民稱為 Soo-yoos,被加上一個大 "O" 字母便成為 Osoyoos。

Cawston 創設 Cawston


        海恩斯雖然奔波勞碌,自從1865年開始,他與他的警員同僚 William Lowe (1839-1882)便在奧索尤斯大量購買土地,他們最初建立一個馬場,但沒有市場,1869年,他們轉向設立牧場。1872年,勞氏返回英國與 Ella Simpson 結婚,可是他在一次火車意外中受到嚴重傷害,故勞氏在1874年聘請了他的侄兒 Richard Lowe Cawston (李察·考斯頓, 1849-1923)從英國前來幫忙經營牧場。考斯頓是一個牧場專業經理人才,在他的精明管理下,海恩斯和勞氏的牧場範圍逐漸擴大到22,000英畝土地,牧地從邊界一直延伸到 Oliver (奧利弗)和擁有4,000頭牛,因而海恩斯獲得了「南奧根牛王」的稱號,儘管他很少留在牧場幫忙。
        勞氏自從受傷後便被調到新西敏海關擔任文職,他於1880年退休,其後不久於人世。勞氏去世後,海恩斯買斷了他的股份。不過,勞氏夫人一直對牧場保持興趣,她於1884年資助侄子考斯頓購買了 Richters 位在奇利米奧的牧場(該處後來被稱為 Cawston),他們便離開海恩斯的牧場。

Richard Cawston 得到其伯娘 Lowe 夫人資助,購買了 Francis Richter 的牧場。

驚傳噩耗


        海恩斯有過三段婚姻,他首先娶過一位原住民妻子 Julia Abrahams,育有一女,在1868年又與 Charlotte Moresby 在希望鎮結婚,她是當時奧索尤斯方圓100英哩內唯一的白人女性,但是夏洛蒂在四年後難產去世,留下兩子。1875年,44歳的海恩斯從英國迎娶了33歳的第三任妻子 Emily Pittendrigh (1842-1908),組織了第三個家庭,海恩斯為她在湖濱東岸的小樹林中精心建造了一座華厦,他們共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
        正當海恩斯家庭在其新建的麗宅和樂融融之際,1888年暑假,海恩斯回到維多利亞述職,他和兩個正在維多利亞上學的兒子 Valentine 和 Fairfax 一起回家的路上,海恩斯突然在杜尼小徑上病倒了,不久病逝在普林斯頓 John Allison 的牧場,被送返奧索尤斯先鋒公墓下葬,在現在的第91街,由海恩斯建立第一座海關遺址對面,時年祇有57歳。

Haynes 牧場的穀倉建於1906年左右,1914年被燒毀,1916年再次重建。

        失去家庭支柱的海恩斯夫人其後帶著孩子們先去維多利亞住了一段時間,然後回去英國讓他們完成學業。1895年,海恩斯夫人及孩子們回到奧索尤斯,那一年其第二個女兒海絲特(Hester Haynes)大約18歲。
        由於海恩斯以高價買斷勞氏的股份,他將牧場抵押給彭蒂克頓的大牧場主人埃利斯(Thomas Ellis)以獲取六萬元現金,儘管鄰近的礦村擴大了需求,可是缺少了考斯頓的精明管理,海恩斯牧場始終無法獲利,海恩斯夫人面臨財務困難,埃利斯最終買下了整個牧場,使得他的牧地擴大至35,000英畝,成為奧根山谷最大的牧場。
        埃利斯禮遇海恩斯的大兒子 Valentine Haynes (1875-1963),讓他續任牧場經理,甚至在1919年南奧根土地公司將牧場土地出售給省府安置退伍士兵之後,華倫仍然受到省府尊重保留了牧場管理職位,華倫後來成為奧索湖北端部分牧地的所有者(今 Haynes Lease Ecological Reserve)。海恩斯夫人仍在舊宅居住,並於1908年在奧索尤斯去世,其故居隨後被一位來自英國的果農 Leslie Hill 購置。

海恩斯牧場原來全是乾旱的牧草,1920年代建設灌漑工程後全部成為果園。

        海恩斯在窄橋東岸建造兩層樓高的大宅(在 Lakeshore Drive)是由他親自設計,其内容非常講究,它以抗腐爛的落羽松樹(Larch)原木建造而成,共有10個房間,於1878年開始興建,耗時四年才完全建造完成,是奧索尤斯最古老建築。海恩斯故居不僅是海恩斯的住家,還是綜合海關和法院的房子,甚至名聲遠播的美國陸軍總司令謝爾曼將軍於1883年8月訪問卑詩時都曾經居住(謝爾曼也同時訪問了 Kruger,里希特和艾力遜等家庭)。很不幸地,海恩斯故居近年因其内部結構嚴重惡化,2016年已被新主人拆除,無可挽回!
        往者已矣,由於奧索尤斯發展很晩,幾乎沒有歷史建築,現在走在奧索尤斯湖最北面的海恩斯生態保護區,你可看見海恩斯牧場最後的遺址(22號小路近 Black Sage 路),那裡剩下三棟搖搖欲墮的房屋殘骸,包括穀倉,儲藏屋和一座雙層屋,後者相信是海恩斯的兒子 Valentine 在1911年為提供工人員住宿的房舍,也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値,但見鎮公所任由其荒廢,未見有任何作為!

Haynes 故居已被拆除,工人房舍亦已敗壞,未見鎮公所有任何作為!

 奧索尤斯後發先至


        奧索尤斯是加拿大氣候最溫和的地方,儘管在1890年代開始了一些果園,但因土地乾燥,而且對外交通非常不便,當地早期經濟仍以牧場為主,無法吸引新移民注意,即使到了20世紀初年,奧索尤斯地區也祇有幾十戶居民,一直較作為區域中心的奧利弗的人口少得許多,甚至還不構成為一個村子。因此,當一戰結束後,卑詩省府的南奧根土地計劃(SOLP)向南奧根土地公司(SOLC)請購海恩斯那22,000英畝牧地,以安置一戰後復員的加拿大士兵,也不過以35萬加元的俗價移交(SOLC 於1905年以40.5萬加元買下埃利斯所有産權)。
        奧索尤斯獲得蛻變始於1920年代中期,省府為了讓退伍軍人安居落戶耕種,積極建設灌漑工程,它不再止有勁抽取湖中使用,而是在上游建設一條引水道和眾多水管滋潤這片野地。經過八年時間,灌漑工程在1927年完成,然後省府在窄口西岸佈置了一個村鎮,興建了辦公廳和學校,奧索尤斯鎮自此誕生了,逐漸從沙漠搖身變成了綠洲,適合種植櫻桃,杏,油桃,桃子,李子,梨和蘋果,還包括哈密瓜,西瓜,黃瓜,西紅柿和西葫蘆等多種農作物,吸引了更多農民湧入耕作。
        不過,從彭蒂克頓來的水壺谷鐵路支線最初在1923年祇到達奧利弗,奧索尤斯一直要等到1944年12月,鐵路支線再從奧利弗延伸過來,才容易將避免碰撞的各種水果和蔬菜運送到溫哥華或加國各大城市。

Osoyoos 湖光山色氣候和暖,酒莊和旅遊業暢旺,近年移入人口大增。

        1949年,三號公路艾力遜山口完成,加上1965年里希特山口開通,大大縮短了前往溫哥華的運輸時間。結果水壺谷鐵路延伸線祇維持了32年,最終於1976年放棄,被公路卡車取而代之,那已經是鐵路運輸最後棄守的路段(從 Okanagan Falls 到 Spence 橋的貨運維持到1989年)。奧索尤斯這一座短壽的火車站也被移至 Gyro 沙灘的最北面,現被改作為帆船協會會址。
        不過,也就在這個汽車非常普及的1970年代,由於奧索尤斯位居兩條大道的交通要衝,而且擁有美麗湖泊,移入人口卻顯著增加,亦包括一些在冬天從寒冷地區移居而來的國民,當地人稱他們為「雪鳥」(Snowbird)。到了1980年代,農民開始大規模種稙葡萄,農産品種類非常豐富,如今,奧索尤斯後發先至,人口增至5,000人,葡萄園和果園互相爭彩,已成為奧索尤斯的主要景觀。
        奧索尤斯現在是兩條主要公路的交匯點,三號公路橫陳穿過高山深谷進入亞省,卑詩省97號公路則以邊城奧索尤斯為起點。這條97號公路是加拿大最長的省級公路,1953年,卑詩省府將內陸幾條南北向的公路連接成為一條緃貫公路,她經過奧根小徑和卡里布公路,向北接上阿拉斯加公路通到育空特區。其在卑詩省內運行2081公里,差不多是廣州到北京的距離;如果97號公路加計美國邊境通到加州小鎮 Weed 那1067公里,那就可以從廣州去到北朝鮮;若再加計育空和阿拉斯加那1400公里,路途長達5千多公里,就可以深入俄羅斯了!

奧索尤斯車站(1944)被移至 Gyro 沙灘最北面,其附近還有一間地區博物館。




本文內容主要參考自:

維基百科與加拿大百科網頁

Dictionary of Canadian Biography 網頁
http://www.biographi.ca/en/bio/haynes_john_carmichael_11E.html

The Nature Trust of British Columbia 網頁
https://www.naturetrust.bc.ca/wp-content/uploads/2017/08/Spring-2014-Newsletter.pdf

Royal BC Museum 網頁
https://royalbcmuseum.bc.ca/exhibits/living-landscapes/thomp-ok/ethnic-agri/chinese.html

Memory BC 網頁
https://www.memorybc.ca/kruger-family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