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九) 罕見櫻花尋櫻路線

圖片
雲成櫻花處處開 十一之九 (九) 罕見櫻花尋櫻路線         溫哥華罕見的櫻花,本文選取其中六種為大家簡述, 鷹尾櫻 與 長洲緋櫻 都是第二期很早開的櫻花,第二期中期, 線捲櫻 和 虎尾櫻 都開了,然後我們找到 敦盛櫻 ,聽他細訴哀傷的故事,最後在 大提燈櫻 樹下結束。溫市罕有櫻花並不祇是集中在這一段時開盛開,第二期和第三期罕有櫻花也不祇有這些,有一些是黃色或具香味的, 我們的電子書: 《  雲城櫻花處處開  》 ,將依花期為大家仔細介紹。 溫哥華有20種罕有櫻種           也許居民知道,也許不知道,在他的尋常百姓家門前,每一年都有不尋常的事情發生!         溫哥華賞櫻不需要人擠人或買票進場參觀,花樹就存在巿民日常生活之中,祇要等到時候一到,萬紫千紅就在街頭巷尾同時爆發。溫哥華櫻花種類雖然很多,可是有20種是罕有的櫻種,其數目不超過五棵(或者僅有一棵),其中有七種甚至種在私人的土地上,稍有不慎便無可挽回,更不幸的是,溫哥華幾乎所有最稀有的櫻種都是患病和垂死的,對此,時任UBC大學植物園園長的 D. Justice 教授,從2009年便開始在公園和街道上採集這些標本,回到苗圃的溫室裡播種留存,已取得顯著成績,不會讓這些溫市稀有的櫻種絕跡。 長洲緋櫻 (Choshu-hizakura)          長洲緋櫻 (Choshu-hizakura) 是第一期晚期的櫻花,她來自日本本州最西南部的山口縣長洲藩,具有豐富的紫紅色色素,帶點香氣,其樹技分岔向上伸展,高約6~7米,然後擴散成花瓶狀,其獨特紫紅色的花蕾,花萼和腺體,以及令人驚艷的玫瑰粉紅色花朵,花寬約4公分,單瓣,瓣端深裂,偶爾多3至5片額外的花瓣,和經常有一片不完全花瓣,花色隨著時間逐漸變淡,但柔和的粉白始終不脫紫色底調,其花葉同開,新生葉子也是艷麗的深紫紅色,之後速轉藻綠。那麼美麗的長洲緋櫻,溫哥華市府應該要再種植多一些才對! 鷹尾櫻 (Washi-no-o)          鷹尾櫻 (Washi-no-o) 來自日本的鷲尾村(今京都丹山公園...

(十) 壓軸好戲:黃櫻與香櫻

圖片
雲成櫻花處處開 十一之十 (十) 壓軸好戲:黃櫻與香櫻          粉紅色和白色的櫻花看得多了,黃色的櫻花讓人期待,在溫市有為數不少的 鬱金櫻 就是黃色的,其他還有很少看到的 淺黃櫻 和 御衣黃櫻 ,他們都是第二期到第三期末期開花,本節除了為大家找到這些黃色的櫻花之外,還為大家介紹三種很香但很罕有的香櫻: 上香櫻 , 細川香櫻 , 香瀑櫻 。 我們的電子書: 《  雲城櫻花處處開  》 ,將依賞花路缐為大家仔細介紹。           御衣黃花落前花芯淚紅,哀怨動人!在日本古老的櫻花目錄中,有六種綠色或奶油色(黃色)的櫻花,例如在京都花期最晚的仁和寺,就有收集到鬱金櫻,淺黃櫻,蒲櫻和御衣黃櫻這四種黃色(或綠色)系列的櫻花,其中除蒲櫻外,其他三種可以在大溫地區找到。 鬱金櫻 (Ukon)                  你看過黃色的櫻花嗎?沒關係,你可以再靠近一點!鬱金櫻具有健壯的體魄,高8米,她的樹型在年輕時狹窄,但最終形成一個寬闊圓潤的皇冠樹冠,技幹垂吊下來,鮮豔的黃色花朵就在眼前的高度張開,非常適合近距欣賞。鬱金 (Ukon) 在日語的原意是指薑黃 (turmeric),這種香料無論接觸到什麼都會染成黃色的,是製造咖哩的主要材料,故鬱金是形容花的顔色,和鬱金香 (tulip) 亦完全沒有關係,這個充滿活力的里櫻自從18世紀以來一直很受日本人歡迎,在1903年被德國植物學家 Albert Wagner 以「Siebold cherry」的名字介紹到歐洲。         鬱金櫻 (Ukon) 是第二期晚期的櫻花,花期不短,常與關山櫻同時盛開,她的苞片鮮紅,花苞紫紅,繖房花序,帶小腺體,成花約5公分寛,花瓣呈淡黃綠色,花芯黃中帶綠,花緣帶有淡紫色,因其花瓣層叠有10到15片,花形被擠壓成吊鐘狀,所以暗部看起來就更黃了。這種特别的黃色櫻花在阿里山和尖石鄉也能找到,因她的抗病性和適應性,非常習慣溫哥華冬天雨季,故在大溫地區十分普遍。           鬱金櫻的顏色...

(三) 櫻花前傳之十月秋櫻

圖片
雲成櫻花處處開 十一之三 (三) 櫻花前傳之十月秋櫻          溫哥華賞櫻,就由日出社區開始!這個社區有很多亮點,我們先來到這裡,主要任務是要捕捉三種比「前期櫻花」還要更早的罕有櫻花: 粉紅十月櫻,十月櫻,復旦櫻   , 然後去找溫市第一個開花的櫻花樹種: 福笑女神櫻 。 我們的電子書: 《  雲城櫻花處處開  》 ,將依賞花路缐為大家仔細介紹。 粉紅十月櫻 (Autumnalis Rosea)                粉紅十月櫻 (Autumnalis Rosea) 是一種小彼岸的秋櫻,粉苞多瓣,為江戶彼岸櫻與豆櫻雜交後培育出來的園藝種,自江戶時代末期(1850年代)已被廣泛栽植。         粉紅十月櫻通常在秋天綠葉掉落之後,就會準備開花,所以她的花期長達好幾個月,可以從冬天開到春天,在嚴寒的冬季,她的花一般開得比較䄂珍,也很零落,花朵緊靠樹枝,像向母株取暖,春暖後她的花開得比較大朵一點,春花的花梗較長和更加燦爛,花色也較秋花深紅,即使如此,春花全開也不超過2公分寛,花朵顏色在新開出時是鮮粉紅色的,日照後即轉粉白,花瓣為重瓣,約10-20片,因為粉紅十月櫻並不適應溫哥華陰雨氣候,她的花小而且開得斑斑點點,就算盛開,也沒有其他櫻花那種熱鬧氣氛! 十月櫻 (Jugatsu-zakura)                 十月櫻 (Jugatsu-zakura) 英文又名「秋櫻」(Autumnalis),或名「春櫻」(Higan cherry),她是自從第五世紀開始,已被知道會在冬季開花的櫻花。秋櫻有一個共同特色,在冬日若將枝芽剪截拿進室內栽培,不到幾天就會長滿鮮花。所以在日本,十月櫻常與東京池上本門寺日蓮大師的御會式(忌日紀念)連結,日蓮大師是鎌倉時代日蓮宗的創始人,生前備受萬民敬仰,他於1282年10月在十月櫻綻放的時候圓寂,後來大家便以十月櫻裝飾萬盞燈籠遊行以示紀念,故十月櫻有時候也被稱為「御會櫻」(O-eshiki-zakura)。     ...

(二) 錯把李花當櫻花

圖片
雲成櫻花處處開 十一之二 (二) 錯把李花當櫻花         「火燒葉林紅霞落,李花怒放一樹白。」花季開始,我們將從李花花霧交錯,一路延綿的漿果鵑嶺社區出發,然後繞到植物園,沿途看看中國的「雪中四友」(梅花、山茶花、迎春花和水仙花)的開花狀况,還有此時在東區盛放的各種木蘭! 我們的電子書:《  雲城櫻花處處開  》,將依賞花路線為大家仔細介紹。 李花與櫻花的分別         迎春綻金櫻花開? 錯,三月初開的都是李花,不是櫻花!         長久以來,我都錯以為早春路樹怒放桃紅的就是櫻花,將這些李樹誤認作櫻花來拍,還拍得很起勁呢!直到上了綠色文化俱樂部林聖哲老師的課,才知道這些紅粉緋緋很像櫻花的其實是李花。3月中,林聖哲老師的櫻花課開學嚕!開學日通常選在李花最怒放的時候舉行。         李花 (Plum blossoms) 與櫻花(Cherry blossoms)是近親,同是薔薇科(Rosaceae),李屬(Prunus),這李屬包含400多種自然生長物種 ,包括我們所有熟知的「石頭水果」(肉質核果),例如櫻亞屬的櫻桃 (cherry),李亞屬的桃子 (apricots) 和李子 (plums),桃亞屬的杏仁 (almonds) 和杏子 (peaches) ……等等。         雖然櫻花的英文也叫“Cherry”,它與我們平常愛吃的櫻桃不同,後者開花較晚,其樹身也有横紋氣孔,食用的櫻桃與觀賞用的櫻花與同為李屬,卻是不同的櫻亞屬;食用的櫻桃樹夏天會長出甜美的果子,觀賞用的李花樹結出如同梅子般的小果子,味道酸澀,並不好吃,大部分櫻花樹是園藝品種,甚至不會結出果子,所以在19世紀中葉,日本櫻花被運送至歐美販售初期,便時常接到客戶投訴,抱怨櫻花樹為何不會長出甜果而被引為笑談!         通常櫻花不會有反折的萼片,花瓣末端呈現不同程度的凹陷,稱為花裂,尖葉邊緣長有鋸齒或芒刺,葉柄上多有一對含糖的腺體(蜜腺),吸引螞蟻上來巡視,防止蟲蝨侵害,但隨著葉子膨大,腺...

(一) 溫哥華櫻花的故事

圖片
雲成櫻花處處開 十一之一 (一) 溫哥華櫻花的故事         溫哥華在古早時候被來自廣東台山的第一代華僑譯作「雲高華」,故有「雲城」之稱。溫哥華共有23個社區至少擁有20個賞櫻區,所謂「櫻區」,我的定義是在步行可及的範圍內,至少可以賞到三種或以上在同一時期盛開的美麗櫻花,如果有罕有的櫻花品種更佳,我們的電子書:《  雲城櫻花處處開  》,將依花期為大家仔細介紹。 日本櫻花的歷史         世界上大多數野生櫻花源於喜馬拉雅山地區,大約在數百萬年前散播到今天的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在一千多年前,人們開始將山櫻從山上請了下來,美化一個村莊或是一座寺廟 。在奈良時代(710~794),日本仍受唐風的影響,對於梅花的欣賞遠較櫻花為多;到了平安時代(794~1192),奈良吉野山的櫻花成為主角,這時出現了「花宴」的紀載,天皇邀請親王、公卿們出席宴會,探韻賦詩、吟詠櫻花。吉野山有兩百種櫻花品種及超過三萬株櫻花樹,隨著山勢將山區分為上千本、中千本和下千本,千本即千株櫻花之意,櫻花依品種與山勢高低不同,盛開的日期也不同,故從3月直到5月,可以在不同時候欣賞到不同的櫻花景色。         1192年,來自鎌倉幕府的源賴朝驚豔於吉野山的美景,便將古老的櫻樹連根拔起帶回鎌倉,在王座上「種」了一個聽話的皇帝,在他的幕府門口種了一棵代表他的大島櫻樹,鎌倉寺的普賢象櫻也就是在這時栽植。源氏鎌倉幕府維持到1333年,之後日本進入2百多年的室町幕府和戰國時代。在戰國末期桃山時代(1582~1598),豐臣秀吉被京都醍醐寺的枝垂櫻、染井吉野櫻、山櫻和八重櫻……等美櫻狂迷傾倒,舉辦極盡奢華的賞櫻會,在歷史上留下「醍醐花見」的雅名。         到了17世紀江戶時代(1603~1867),德川幕府將軍忙著種植櫻花以裝飾自己的「華麗之都」,也為特權武士階級提供蒐集植物和創造一流花園的機會,六義園是其中最好的代表。從前園藝種的櫻花受到禁令,祇准許在王宮內種植,平民衹能看到野生櫻花,18世紀中葉櫻花禁令解除,百姓可以自由種植和享受櫻花,於是園藝種的里櫻如潮水般湧現,到現在百花鬥艷。 資料來源:T...

育空金秋極光與熊抓魚之旅

圖片
育空金秋極光與熊抓魚之旅           就是 這張美麗 的圖畫,吸引我們後來在秋天去了很多次 !         育空五六月才春天,七八月是夏天,到了九月又秋天,育空的秋色不祇有金黃,苔原上的蘚苔、矮柳和野莓將大地染得鮮紅,豔麗奔放熱情如火,我將之稱為「紅地毯」 。          從 育空火紅金秋,極地極光,淘金之路到熊抓鮭魚,沿途還有許多野生動物與人文故事,壯麗景氣更加目不暇給,幸運的話,我們還要帶你看到一種最新的大氣光學現象 ……STEVE 。那麼豐富的行程唯咱獨享,敬請大家介紹朋友,我們每 年 9 月初 出發!           聽說百年前育空發現黃金,數以十萬淘金客湧至科朗廸克,其中不乏許多知名人士,《野性的呼喚》的作者 Jack London 就在其中。但是……育空淘金要經過五道難關,十數萬人最後成功來了兩三萬人,早到的人大部份得到報酬,晚來的白來了而且處境淒慘,甚至凍斃。         育空行程,我們將追循百年前淘金客的路線,體會他們在路途上的各種辛酸。         環顧四周野茫茫,育空大地位於極光帶下,極地極光當然也是此行重點,配合月圓之夜,能在北極圏留下難忘印記,一生無憾!         Dempster Hwy 絶對是加拿大最美麗的公路,被攝影師譽為「天路 」,她是全世界3條通往北極海的公路之一(其他2條分別在阿拉斯加和俄羅斯),而且唯一穿過極地不同地形和萬年凍土,渺無人煙,非常獨特與罕貴。穿越育空大地,我們將暢遊墓碑山公園,欣賞火紅大地,去尋找傳説中的–雷鳥,在很多個晩上,我們將與幸福極光一起盡情歡呼。          育空回程暢遊黃金三角大迴環,捕捉多處如幻似詩的晨光,參加老鷹聚會,捕捉熊抓鮭魚。然後我們乘坐渡輪抵達通往金窩的起點,沿著白通關古道,去看一個「藍得很假」的翠湖,探訪號稱是世界...

黃刀極光好攝之旅

圖片
黃刀極光好攝之旅 我珍愛記憶中的你 感覺是那麼的靠近 給我深深的呼喚 越過千山 共赴心靈之約 ……改寫自小軒「心靈之約」歌詞         「拍得到、拍得好、玩得爽!」這是朋友每次最大的讚美,我不祇有帶朋友看極光, 還帶大家去拍美美極光,是我最初建議班芙和黄刀一起走的,也經常帶朋友去育空和阿拉斯加尋奇。不過,帶大家去玩是我的興趣,不是我的工作。 黃刀四晚或五晚行程(溫哥華進出),出發日期由每年8月底至明年4月初。         我們以小團體為主,祇要你找齊3~6個人或以上,就可以出發!本地旅行社的黃刀四晚團費裸價雖然祇報1149元起,但是加計機票包餐包小費及稅項之後,收費不低於2699元,我們熟門帶路的費用不會比較高! 有人問我與一般極光旅行圑有何差別?         差別可大了,我們以攝影為主,一般極光旅行圑祇管把你帶到營地放風,時間到了就收工上車,管他極光有沒有出來或者正在爆發都得回家,而 北極光有時要用「追」的, 我會視天候毎晩帶你去到不同的攝影點,儘量找到更多美麗前景,不止看得到,還會教您拍到美美極光!而且沒有時間限制,祇要大家不累,一晩去許多地方,直至盡興為止。大家説呢!             黃刀極光真是有求必應,延續我絕無一次錯過的成績,大家都看到了也拍到了,就連手機和儍瓜相機。         「不是看不看得到,是很難看不到!」因為極光帶就在黃刀鎮頭頂上,據估計,黃刀鎮一年有超過240晩可以看極光,如果停留三晩,看到極光的機率高達90%以上。               我將極光依其廣度亮度,動感和彩度分成十級,黃刀很容易看到6至7級極光,我會教你在哪裡拍、何時拍和如何拍,不止要拍得到還要拍得好! 如何拍攝北極光?         你不必很會攝影,無論你用手機、儍瓜機或者專業相機,祇要你有熱情,從不會教...

遇見 Baloo?

圖片
上星期去看了一場電影-與森林共舞(The Jungle Book)。小時候看的卡通版,四十年後以真人和逼真的動畫呈現,配上幾乎沒變的主題歌曲和音樂,喚起很多回憶。只是整部電影裡那隻叫Baloo的大熊,一直讓我在想,印度有熊嗎? The Jungle Book 是英國作家,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Rudyard Kipling 的短篇小說。Kipling 在Bombay (Mumbai,孟買)出生,當時孟買是英國的殖民地。五歲時被送回英國受教育,後來他返回印度工作一段時間。Kipling一生中去過許多地方,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南非,等國家。The Jungle Book是在十九世紀末,他剛結婚不久到美國去,因為太太懷孕而在Vermont居住下來。(他在Vermont蓋的房子目前還在,雖然已歸為古蹟但是可以租來住。) 就在這段時間,他寫下幾本短篇小說,包括 The Jungle Book 上下集兩本。 The Jungle Book 的故事背景在印度的森林裡。電影裡的熊很明顯是北美的棕熊 (Grizzly Bear)。跟 "神鬼獵人"裡的棕熊一個模樣。回到家,趕緊上網查一查。發現原來不只我有這個疑問,連Yahoo Answers 裡都都有人發問。看了幾篇文章,答案揭曉。 印度確實有熊,品種與北美棕熊不一樣。Baloo 在印度話裡就是熊的意識。印度熊的品種叫 Sloth Bear. Kipling 在書中苗素的 Baloo 相當複合當地的 Sloth Bear. 這種熊很愛睡覺。也許因為牠是夜行動物,所以白天的時候大家看到他多數是在睡覺。Sloth Bear的主食是螞蟻和昆蟲,他的體型比較小,曾經被捕來訓練他表演,那一些殘酷行為已被禁止,可是免不了Sloth Bear數量下滑,雖然沒到面臨絕種的程度,但他已被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列為 "vulnerable"。 電影版的Baloo很明顯是一隻北美棕熊,整部電影在加州攝影棚裡拍攝的, 也許在北美,棕熊比較好找,而牠的體型接近卡通版 (一隻藍色的大熊,畫的不像 Sloth Bear 也不像 Brown Bear. 純屬虛構)。雖然電影用電腦動畫運算出來的,還是需要真...

Katmai 棕熊

圖片
Katmai是一塊寶地,每年鮭魚從這條河回流,時間一到棕熊來到這區,每天捕捉豐盛的食物,吃到秋天為止。但是並不是每一隻棕熊年年回來到這裡。(棕熊的壽命大約 25 - 30 歲) 如果不來這,去那裏呢? 沒人知道。如果有回來的話,在Katmai的研究員會追蹤他們。研究員不用追蹤器,全靠棕熊的外表特徵來辨認。起初,我想有這麼厲害? 熊不都長的一個模樣嗎? How could they tell? 靜下來仔細觀察每一隻熊,還真的看出每隻的差異。下面照片裡的兩隻熊,疤痕明顯不一樣。瀑布下面那隻肩膀上有兩道疤痕,上面那隻大腿後邊傷了一塊,研究員打比方教我們觀察差異。 這隻顏色較淺,耳朵多特別大,鼻子較長: 這隻顏色較淺,耳朵多特別大,鼻子較長: 我最會認這一隻活潑可愛的母熊。牠是一隻年輕的棕熊,永遠避開霸佔瀑布的老大們,在河水中又奔又跳的,研究員形容她 "clownish",也因此大家的相機都對準著她,拍她可愛的動作和模樣。 今年準備再去Katmai,希望能再見到她,如果我還認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