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棕熊捉鮭魚 - 命運 or 機會?

圖片
相信您一定看過這麼一張照片 - 一隻棕熊張著大口站在瀑布上等著鮭魚跳進嘴裡。那一張照片就是在Katmai國家公園裡拍的。每逢六、七月,大量鮭魚洄流,棕熊也跟著來到Katmai國家公園裡的Brooks Falls. 這裡是阿拉斯加棕熊聚集最多的地方之一。為了吸引觀光客,Brooks Falls(瀑布)旁邊架了一座平台,每到夏天擠滿的人在這裡看棕熊捉魚。當然也吸引不少來自各地的攝影愛好著。 瀑布不大,鮭魚很多,所以棕熊會來這裡捉魚。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十來隻熊在這裡。 往往,最壯強壯的那隻優先選擇最佳位子,其他熊只能讓他。如何決定誰最強壯? 比一場就知道了。這一場不比拳頭,比大聲 :D 只要有一隻棕熊爬上瀑布,遊客們開始興奮,準備相機,瞄準他。等著 ACTION。 站在瀑布上,得耐心等待鮭魚跳上來。 可是跳得太遠 熊捉不到。 樓下也未必好捉,反應慢一點也捉不到。 總之,只要有魚跳上來,大家的相機不停地拍,尤其是帶大砲的,機關槍似的連拍。我身邊的人不斷歡呼大叫,如果棕熊捉到鮭魚,大家一致喊"YEAH!"。如果沒捉到,有人為棕熊加油 "Come on, Bear!", 有的為逃過一劫的鮭魚歡呼! "Yeah, Fish!"。如果你在現場,會為誰加油? Fish or Bear? 我也是霹靂啪啦連拍者之一,光在Katmai拍了上千張照片回來,全部掃過之後,我最喜歡這一張 - "命運與機會" 棕雄與鮭魚注定要相遇,兩個互相 eye to eye 一剎那,他們彼此看到什麼? 魚有機會逃過這一生嗎? 還是給棕熊有機會吃個飽?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因紐特人的大衣 (Parka)

圖片
如果你看到因紐特人(艾斯基墨人)-尤其是女人穿的傳統大衣(Parka),跟她哈啦上兩句,她會毫不保留詳細告訴你這件大衣是怎麼做的。基本上這傳統大衣在街上買不到的,都是自己手工完成的。我第一次去加拿大位靠北極海的小鎮 Tuktoyaktuk,導遊帶我們去參觀當地國會聽(不是來開會,這是旅遊行程之一 ^__^)遇上一對夫妻。 這位太太知道我是觀光客,立刻告訴我,她的大衣帽子邊邊繞的一圈毛叫做 Sunburst (旭日光芒),好炫麗的名稱啊! 她說這全都是真的毛,裡層是 wolf (狼)的毛,外層是wolverine (狼獾),(沒錯,就是《X戰警》休傑克曼扮演的 wolverine!) Wolverine! 我聽到 目瞪口呆,這個被世界地理雜誌形容為 "幻影狼獾",因為牠是很難找的動物。牠兇猛連熊都怕他,是一支很厲害有效率的殺手。可怕吧! 能抓到牠用牠的毛,當地的獵人 (trapper) 真有兩把刷子! 我曾在阿拉斯加一個小鎮裡的遊客中心看到狼獾的標本。 牠的體型不大,大約一隻大型狗的大小,長相算可愛,好像可以當寵物的模樣。我大女兒曾經在阿拉斯加邊界實習時,她的同事開車到山區遊玩,碰到一隻狼獾在路上,趕緊煞車,當然不敢下車,狼獾用力一抓,把一隻輪胎抓破,大家更不敢下車,一車子的人苦苦等牠離去,才敢打電話求救。這隻不可貌向的小怪獸,我只要看過牠的標本就滿足了! #__#! 這位太太看到我把相機拿起,趕緊把帽子戴上,還吩咐身邊的老公也戴上帽子,我一邊拍一邊問她,您的帽子叫做 Sunburst,那麼先生的呢? 我想因該也有一個很炫的名稱吧。沒想到她立即說 "Oh, just fur" 就是毛啦! (@_@) 他們離開時,我們追到外面去拍,陽光雖然很大,可是溫度零下 30。看看他們的情侶裝,肯定是溫暖甜蜜的一對 ^__^

出發去育空

圖片
3月22春分時令, 當太陽剛剛從北極點昇起,我們去了極地探險, 第一次看到極光,因為租車自駕沒有人帶, 照片雖然不甚好看,卻是趟難得又難忘的經驗。 且跟隨咱興奮的腳歩,一窺極地究竟。 俺常好奇, 橫陳在溫市北方的一片大山後面到底長甚麼樣! 這片大山沿着海岸一路延伸直去到安格列治, 這天,加航就帶我們直飛育空的首府 — 白馬市。 37號公路,從 Prince George 翻山越嶺進入育空。 ······ 聽說百年前育空Yukon發現黃金, 淘金客若循陸路要走2500㎞根本就到不了, 從溫市去白馬開車都要開三天, 坐飛機則袛要2小時加15分。 Llewellyn冰河,Atlin, BC省的北疆,育空河的源頭。Atlin居民袛有450人。 從空中看地球地形地貎一目了然。 越過省界,Tagish湖 和 Klondike公路……等 北地常見的名字陸續出現。 1896年8月,有一個美國人 George Carmack 和他Tagish族的妻舅 Skookum Jim、侄 Dawson Charlie 在 Klondike河 支流 Bonanza溪 一起發現黃金, 掀起了北美最大的一波淘金熱。 1897~99年,數以10萬淘金客蜂踴群至 Skagway, 其中不乏許多知名人士。Jack London就在其中。 很多名字你可以Google一下“ Klondike”就可以看到很多舊照片。 <加國政府基於人道規定入山的淘金客至少携帶1噸食用免得餓死, 淘金客每次必須背負至多30㎞行李爬上1067m Chilkoot Pass, 1噸至少須來回40次,要在春天之前到達 Bennett湖。 左邊靠 Tagish湖 較矮但較難行的 White Pass 鐡路 於1900年建成,可是那時熱潮已經冷却了。 Bennett Lake,Carcross, 淘金客在春天河床解凍之後,就可以 乘坐就地打造的船筏順著育空河直奔 Klondike。 不過從 Carcross 到白馬還有75㎞, 要去目的地:Dawson, 要再多走600㎞。 拉雪橇需要大量健犬。 Jack London《野性的呼喚》的主角:Buck, 也是那時在養尊處優的加州被販子拐到阿拉斯加。 該小說在1903年出版,是俺兒時最喜歡的ER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