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的故事之十三:菲沙黃土高原(上)


淘金大道之五 — High Bar 與 Dog Creek 古道



        話說1859年春天,勤敏的 Aaron Post 等人繼續逆流而上,在距離 Lillooet 北方90公里遠的 Chilcotin 河口又發現新礦,激勵淘金客繼續前往菲沙河上游尋寶,菲沙河沿岸沒有道路,必須翻山越嶺,通過勉強通行的碎石斜坡,才能去到卑詩省這一處少見的 “黃土高原”。
        最驚心動魄的旅行才是最讓人回憶!在以下兩篇文章,我將帶大家走這一條很少人敢走,沒有得到維護,甚至沒有出現在地圖上的小路 — High Bar (高灘)小路!回到高原道路岔口,我們再次循著 Dog Creek (狗溪)古道落到菲沙河谷,那亦是卑詩淘金最早期的行旅路線,去探尋那些永遠留在偏遠曠野的西部牛仔拓荒精神。這兩段與世隔絕的古道路途祇有234公里,卻耗時一日,從克林頓出發,至威廉氏湖結束。

High Bar小路是一條沒有得到維護,甚至沒有出現在地圖上的小路 。

Kelly 湖牧場


        在克林頓西南面,最古老的 Lillooet (利盧埃特)古道是從利盧埃特開始,經過噴泉谷,22哩屋到 Pavilion (涼亭山)再到 Kelly 湖,1862年秋天,當築路大亨 Gustavus Wright 完成了從涼亭山到克林頓的 Clinton-Pavilion 古徑,David Reynolds 就在現在的凱利湖端建立了38哩牧場和服務站。1866年,George 和 Edward Kelly 兄弟購買了38哩牧場和興建了路屋,並更名為凱利湖路屋和牧場,雖然它位於通往菲沙河谷(Jesmond 古道)的要津,但是自從篷車大道改道,不再經過凱利湖之後,祇剩下取道 Jesmond 古道的旅客,凱利兄弟隨後將牧場轉售給克林頓的成功商人 Frederick Foster (弗特烈·福斯特)。

從上帽溪遠望涼亭山,古時候的淘金客就是這樣長途跋渉不辭勞苦。

        1880年代,福斯特又將這座佔地397英畝的古老牧場轉售給 Thaddeus Harper (撒迪斯·哈珀),使它成為 Gang (幫派)牧場成員之一,哈珀以此作為幫派牧場販賣牲口時的轉運站。
        隨著哈珀企業後來破產,凱利湖牧場和幫派牧場同時落入 Western Canadian (西加)牧場公司旗下。直到1948年,西加牧場公司結束經營,凱利湖牧場由新婚的 Jeo 和 Doris Illingworth 夫婦購入,他們在牧場上享受過一段幽靜時光。到了1990年代,凱利湖牧場由現在的主人將馬房和小木屋重新整理,兼營著 B&B 旅館。

Kelly湖牧場建立於1862年,在圖左的小木屋和圖右的馬房其年份不詳。

Coldwell 牧場


        儘管篷車大道不經過凱利湖,她仍然是菲沙河走廊通往卡里布金窩的替代路線,因為這一條最原始的淘金古道可以避免一些收費路段,為早期行旅所樂用。這一條古道可分為 Jesmond 和狗溪兩個路段,沿途路屋不在少數,每一個牧場都很富歷史。
        Jesmond 古道入口就位於凱利湖牧場的旁邊,往北約行36公里,有一個原本叫做 Mountain House 的地方,那是一個早期停靠站,那個路屋是1889年由 Philip Grinder 開發。這位 Philip Grinder 是1858年的失意淘金客,也是鹼湖牧場始創時的合夥人,他因此處比較靠近篷車大道,故效法幫派牧場做法,亦以此地作為鹼湖牧場牲口的轉運站。

路旁長滿魯冰花和印地安粉刷的Jesmond古道,很久以前是主要道路。

        1914年 Grinder 去世後,他的女婿將山屋產業賣給坐大東方鐵路而來的 Harry Coldwell 夫婦。這位年輕的哈利是1882年出生於英國 Jesmond,並於1910年春天移居卑詩省,當他買入山屋之後,為了兼營郵局,由於150哩屋北方已經有一個與山屋相同名字的地方,故哈利應郵政局更名的要求,將地名更改為 Jesmond,他的牧場亦正名為 Coldwell 牧場。1921年牧場遭遇大火燒毀,Coldwell 夫婦立刻建造了新房屋,他倆非常用心經營牧場,還開設了賓客牧場,商店和加油站,直到1970年哈利去世,牧場由其兼任狩獵響導的兒子 Pete Coldwell 接手。

Harry Coldwell老夫婦於1922年重建的房子,曾是通往幫派牧場的主要驛站。

        哈利老夫婦在1922年重建的房子至今仍在,現在由其孫子 Charles Coldwell 及其太太 Pat 兩個人獨自居住,由於缺乏人手,查理除了繼續照顧著150頭母牛,祗有偶爾帶領遊客騎馬狩獵。 Coldwell 祖孫三代在這片480英畝的土地上耕耘已經超過100年,在卑詩的牧場史上極為少數,故前幾年獲得卑詩省頒發世紀農場獎(Century Farm Award),表揚 Coldwell 家庭對卑詩省的貢獻。

在 Jesmond 古道上,也有一些舊時路屋已被放棄。

不建議行走的 High Bar 小路


        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 High Bar (高灘)小路,是距離凱利湖10.5公里一個不顯眼的交叉路口左轉,這條沒被維護的林業道路從剛開始上坡之後,接著迅速下坡降到菲沙河的 High Bar 峽谷,那是一處被稱為 Edge Hills 的省立公園,乃是個29,000英畝未被開發的荒山野地,除了無人維護和未標記的步道網絡外,沒有其他設施,這段山路在入口路標上寫著不建議進入,尤其是下雨或下雪之後,更是無法通行。

High Bar小道下坡容易上坡難,而且下坡比爬坡的風景更好。

         我們謝謝路標的善意提醒,鼓起勇氣向這塊未知的領域試探,經過一段長約13公里,坡度達到23度陡峭和狹窄的下降坡道,其中通過七個180度的髮夾灣,途中沒有任何車輛經過,但你必須以極慢速度小心行駛,否則坑洞會震傷車子底盤,長時間刹車容易導致過熱失靈,尖鋭的碎石也將隨時準備刺破你的輪胎!幸運地,我們平安到達極度乾燥近乎沙漠的菲沙河岸。

西門菲沙第一次穿越險要的High Bar峽谷,不知道是甚麼心情!

        好不容易落到高灘峽谷,在這個夏天溫度可高達30度,冬天溫度可低至零下30度,紫外線極強,很少下雨以及很像黃土高原的寂莫山谷,我們看到有幾座與世隔絶但是歷史悠久的牧埸,其中有一片綠油油的 High Bar 牧埸,裡面住著一對熱愛荒野,不太願意接受外界打擾的神仙夫婦。

在Edge Hill下山之前有一處瞭望台,可以腑瞰整個高灘峽谷風光。

        菲沙河黃土高原的風景絕對令人難以置信,常綠的森林圍牆高掛在河谷邊緣,直達湛藍色的天空,除了我們之外,沒有任何交通,空氣祇有土和草的氣味,一隻孤獨的白頭老鷹在空曠的天空上盤旋。這裡大部分土地是 Secwepemc 族 High Bar 部落保留地,雖然他們都不住在這裡,這個地區仍然留存一些悉古潘族人傳統居住的坑屋,在河岸邊的岩石上還可以找到他們祖先的雕刻,刻記著蛇,魚,鳥,太陽和獵人等象形文字。岩石上的雕刻除了提醒我們草叢內有猛蛇之外,這裡也出現美洲獅的腳印,狼群也許在我們附近狩獵,故在岸灘上露營看來並不是一件挺安全的事。

在這個乾燥的黃土高原,除了有蛇和猛獸外,還有少見的野生仙人掌。

        從 High Bar 峽谷續向前行24公里到達 Big Bar Ferry,其位於利盧埃特以北約60公里,為菲沙河上僅存的兩條免費渡輪之一。渡輪是靠電纜牽引,每次可以容納兩部小型汽車,其上游是 Big Bar 峽谷(亦被稱為 French Bar 峽谷),而下游則是 High Bar 峽谷(亦被稱為 Chisholm 峽谷)。我很好奇,在這處遍遠山區人口稀少,這條免費渡輪的使用率會有多高?不過看到對岸倒有很多條山路,不知道會通到哪裡。

很難想像在交通不便的菲沙河西岸仍有牧地,仍會有人居住。

        由於 High Bar 小路過於陡峭,High Bar 的牧埸主人每次趕牛,寧願繞道到 Big Bar Ferry 的 Big Bar 公路再攀回 Jesmond,從渡輪碼頭到 Jesmond 的路途大約19公里,海拔卻從360米回升到近一千米,地形也從乾旱的黃土峽谷,轉變為濕潤的高原森林,那裡的黑松樹(Douglas-fir)特別多。意外地,無論在菲沙河谷抑或返回 Jesmond 公路,我們都看到 OK 牧場的牧地,那應該是一個很大的牧場。

無論在菲沙河谷抑或返回 Jesmond 公路,都看到 OK 牧場的牧地。

賓客牧場之都


        原來 OK 牧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其創始人 Harry Marriott (哈里·馬里奧)自從1907年從英國移民來到加拿大,1912年他乘坐火車在 Ashcroft 下車,然後轉乘馬拉車到幫派牧場工作,一次大戰後退役不久,馬里奧開始在 Jesmond 地區建立了自己的牧牛場,並與 Peg Price 結婚,生了一個兒子。到了1930年代牛價下跌,馬里奧夢想擁有一個大牧場,希望收購周圍較小的牧場,可是他的資金不夠,於是尋求溫哥華銀行家 George Harrison (喬治·哈里遜)合作,共同成立了 OK Ranching 公司,成功將牧場擴大至20,000英畝,擁有1,000頭牛。

OK 牧場是由夢想擁有一個大牧場的馬里奧創立,卻在他身後即告易手。

        喬治·哈里遜樂意金援馬里奧擴大牧場,是因為他也很響往田園生活,1936年,喬治·哈里遜從 OK 牧場分割出102英畝美景之地,建造了 Harrison House,並成立了 Big Bar 賓客牧場,以接待其來訪的親朋貴賓,所以這兩個牧場系出同門,按照他們的傳統默契,Big Bar 賓客牧場的客人亦可享用 OK Ranching 公司的土地。
        馬里奧是一個感性的人,他著作有《 Cariboo Cowboy》一書,描述他的牧場生活,以及他堅持自強不息的毅力哲學,該份堅持幫助他克服各種各樣的災難,「從毀滅性的夏季乾旱,到冬天零下50度的麻木。」馬里奧於1969年去世,享年79歲。在1970年代初期,OK 和  Big Bar 牧場相繼轉手,OK 牧場目前由 Lawrence Joiner 和家人所有,而 Big Bar 賓客牧場在2006年由居住在丹麥的 Vestergaard 夫婦購入。

克林頓是牛仔之都,有很多賓客牧場讓城市遊客體驗西部牛仔生活。

        Jesmond 區域是克林頓牛仔之鄉的中心,有很多賓客牧場(Guest Ranch)雲集,Big Bar 牧場和另外一間很豪華的 Echo Valley (迴音谷)牧場及水療中心皆鄰近於 Coldwell 牧場附近左右,在10幾公里不遠處還有一座 Meadow Lake (草甸湖)賓客牧場,是來自魁北克的 Joseph Pigeon 法裔家族於1875年設立的,其原始路屋可追溯至1865年,由該處最早期的定居者,墨西哥人 Rafael Valenzuela 為他和他的家人建造,不過這座老屋在公元二千年被新主人重整過。
        現在遊客通過 Jesmond 環狀公路很容易到達(或由 Big Bar 路進入)這些賓客牧場,他們的主人們都投入許多心血和愛心,讓前來度假的城市遊客賓至如歸,體驗真正的“西部”牛仔生活,很值得大家前往偷得浮生幾日閒。

Echo Valley牧場位在Coldwell牧場對面,那是一間很高檔的賓客牧場。

        若備有四輪驅動車的朋友,也可以從緊靠近 Big Bar Ferry 公路旁邊的小路,攀登約11公里到逹 Jesmond 瞭望台,那裡從前是一處火災監視站(海拔約1980米),站在這個裸露的山崗上,壯麗的高原景色盡入眼簾。這條小路非常峽窄,不適合大車行駛。在 Jesmond 若直往北走,經過毒湖路就可接上通往幫派牧場的狗溪古道。

毒湖路上的湖水並非有毒,但因湖水流動緩慢,故多呈強烈鹼性。


從Kelly牧場,High Bar小路,Jesmond,幫派牧場到威廉氏湖示意圖。




本文內容參考自:

History of the Churn Creek Protected ... - BC Parks
Golden Nuggets: Roadhouse Portraits Along the Cariboo's Gold Rush Trail
By Branwen Christine Patenaude(199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