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的故事之七:帕麗澤遠征
帕麗澤遠征 (Palliser Expedition)
19世紀中葉,大英帝國失去哥倫比亞河之後,英美邊境總算塵埃落定,但當美國的傳教士,礦工,農民,甚至軍隊已經浩浩蕩蕩湧進俄勒岡小徑,而且美國對跨越美洲大陸鐵路的路線調查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英國人對加拿大這塊殖民地卻缺乏了解,帝國甚至沒有可靠的地圖,任何相關資訉僅靠哈德遜海灣公司的報告提供。
![]() |
海灣公司一直告訴英廷說加拿大不宜人居,以免破壞其貿易攏斷。 |
約翰·帕麗澤(John Palliser, 1817-1887)是一位愛好探索冒險和狩獵野牛的愛爾蘭貴族,他從1847年到1848年,在美國大平原上進行了九個月的狩獵和旅行,並於1853年出版了他的書《獵人在大草原上的孤獨漫步》,獲得巨大的迴響。1857年,帕麗澤當選入英國皇家地理學會,便立刻向皇家地理學會提交了一項考察探險計劃,該計劃從紅河殖民地出發,探索北薩斯喀徹溫河與南部美國邊界之間,和人煙罕至的洛磯山區,對加拿大這塊幾乎未知領域作深入科學調查。
帕麗澤的申請很快獲得同意,並得到5,000英鎊補助,以及哈德遜灣公司的交通支援。探險隊由帕麗澤帶領,還被指派了四名成員,他們分别是瑞士植物學家波佐(Eugene Bourgeau, 1813-1877),蘇格蘭天文學家蘇利文(John Sullivan, 1836-?)以及博物學家,也是地球磁場專家的布萊克斯頓(Thomas Blakiston, 1832-1891),最後一刻被推薦加入的是 Hector (赫特)博士,James Hector (1834-1907)是一位英國外科醫生,也是一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的名字後來在洛磯山上耳熟能詳。
![]() |
我們是退休族,沒有獲得補助,對加拿大進行很多次風景調查。 |
帕麗澤三角線 (Palliser Triangle)
1857年5月15日,帕麗澤和一群人開始這次探險,他們乘坐蒸汽船駛過休倫湖和蘇必利爾湖,然後改乘獨木舟進入威廉堡,越過湖區之後,由哈德遜灣公司提供馬車,將他們送到下 Garry 堡,在紅河,帕麗澤僱用了許多梅蒂斯嚮導協助西行。帕麗澤此行有兩個主要任務,研究英美邊界和尋找適合移民的定居點,而 Hector 被皇家地理學會主席、也是英國地質調查局局長 Murchison 爵士指派,著重於地質學調查。
7月11日,探險隊騎行前往 Ellice 堡,沿途考察了烏龜山(Turtle Mtn)和駝鹿山(Moose Mtn),獲得廣闊的無限視野,兩地分别俯瞰了美國領土和 Regina (雷賈納)平原,在那個時候,草原上仍然生活著許多悠閒的野牛。「在這裡裸露而又貧瘠的草原旅行就像穿越一個熱帶國家,昆蟲的生命如此豐富,視線上什麼都看不到,沒有任何垂直植被(樹木),只有一望無際荒涼的平原。」Hector 博士說。
![]() |
烏龜山下沒有任何垂直植被(樹木),蚊子昆蟲的數量卻很驚人。 |
8月15日,騎行經過 Ellice 堡,嚮導不建議直往西行,因為好戰的黑腳族佔領了草原平原,海灣公司自從1800年放棄 Chesterfield 屋之後,很少再進入這個沒有海狸的地區,也因如此,很少獵人走過班芙的通道,除了辛普遜總裁那一次旅行例外。
探險隊沿著草原平原的邊緣轉向西北方向勘探,他們穿過一個林木茂盛和豐富的牧草場到達卡爾頓堡(今 Saskatoon 北面),大家對當地小湖和白楊的環境相當滿意,布萊克斯頓還收集的100種鳥類的觀察結果,他們認為這條斜角路線非常適合農業耕種,破除了海灣公司不斷聲稱加拿大不宜人居的神話,後來帕麗澤回到英國就提出「帕麗澤三角線」農業定居建議。
探險隊在卡爾頓堡渡過冬季,但是精力旺盛的 Hector 博士急不及待安排了三次旅行,分別去過 Thickwook Hills 和 Fort Pitt (近 North Battleford),最遠去到愛民頓堡和洛磯山莊。
![]() |
帕麗澤對這條有樹木的草原邊緣斜角路線非常滿意,認為很適合移民。 |
1858年夏天,布萊克斯頓在 Irricana 與隊伍鬧翻,他獨自前往英美邊界勘探,尋找洛磯山脈的南部通道,布萊克斯頓繞行了東庫尼地區兩個山口(包括鴉巢山口),他在山谷裡遇見過Ktunaxa 人,然後登上 Clark 山脈的最高峰(Mt Blakiston, 2910m),到達由他命名為 Waterton Lake 的山區(現為禾田湖國家公園),從禾田湖返回大草原。布萊克斯頓後來去了亞洲,在那裡繪製了揚子江地圖,1870年代,布萊克斯頓訪問了日本,首先提出津輕海峽是動物分佈的重要邊界線(Blakiston's Line),並編制了一份有關日本鳥類的權威目錄,他晚年定居加州,為美國國家博物館完成了鳥類學出版物。
帕麗澤和蘇利文探索卡納納斯基河,翻越現在被稱為 Palliser pass 的山口到達庫尼河,再向南由東庫尼山口返回,他們詳細繪製了卡納納斯基和東庫尼山區的地圖,9月下旬回到愛民頓堡過冬。
![]() |
布萊克斯頓去過Waterton Lakes,其鄉村風格的威爾士王子飯店建於1927年。 |
Hector 博士三次穿越 Rockies
在看膩了單調乏味的大草原後,再看到前巒積雪的山景特别讓人振奮,Hector 從弓河北上,他注意到迎面而來有一座被風化成垂直懸崖,外型像一座城堡的山,Hector 將它取名為城堡山,在其東側是一片古老的頁岩層,它們山頂都被侵蝕成鋸齒狀,與城堡山屬同一種地質類形,Hector 為其命名為鋸齒山脈(Sawback Range)。其他還有波佐(Bourgeau)山、叠翠(Cascade)山和臼齒(Molar)山等。
Hector 自城堡山穿越硃紅山口(1680m, 這個名稱也是 Hector 命名的),那是通過大陸分水嶺少數低海拔又容易通行的山口,但是他沒有走到哥倫比亞河,他沿著庫尼山脈和硃紅山脈之間的 Beaverfoot 河前進,滑到了 Wapta 瀑布所在的馬踼河,然後逆著河流往回走,他發現了馬踼河通道。
![]() |
城堡山與弓谷大道美景直到太平洋鐵路興建後才廣為人知 |
這個馬踼河有一個故事,Hector 的背馬突然暴跳踼了他一腳,大家都以為他死了,幸好在劇烈之中逐漸恢復過來,這條河,後來就叫 kicking horse river。Hector 就地療養將近一個月,在此期間,他的 Stony 族響導 Nimrod 為他找到通往薩河岔口的 Bow Pass (即冰原大道),在那裡,Hector 以他最尊敬的地質學家的名字命名了 Mt Murchison (3333m)、Mt Lyell 冰川 (3511m) 和 Mt Forbes (3612m),還有 Mt Erasmus (3265m)和蘇利文峰(2773m),Peter Erasmus (伊拉斯姆)是一位 Métis,自從紅河就陪伴 Hector 直至結束。當他們從北薩斯喀徹溫河返回愛民頓堡,比帕麗澤隊伍晚了半個多月。
即使是嚴冬,也無法阻止 Hector 遠離群山,那年冬天,他遊覽了Jasper House,還用當時愛民頓堡的首席交易員 William Christie 以及幾位帶他出遊的獵人名字,命名了 Mt Christie (3103m)、Mt Hardisty (2700m)、Mt Kerkeslin (2984m) 和 Mt Tekarra (2694m);Richard Hardisty 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混血兒,他其後接替 Christie 主掌愛民頓堡,晩年並被選任為聯邦參議員。
![]() |
在馬踼河上,Hector 博士突然被馬後腿踼了一腳,大家都以為他死了。 |
Hector 博士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洛磯山區走透透做地質研究,他跟溫哥華船長一樣很樂於為山峰命名,他總共命名了二十座以上高峰,也為喬治·道森(G. Dawson)於1886年繪製加拿大洛磯山脈第一張詳細地圖奠下牢固基礎。
Hector 在馬踼河返回的時候,以參加過1819~25年富蘭克林(Franklin)北極遠征軍,同樣是外科醫生前輩的 John Richardson 的名字命名位於現在露易斯湖前面那座高山(Mt Richardson, 3086m),那是石板山脈(Slate Range)最北面的部份;而喬治·道森也為這位地質學前輩,將冰原大道入口那座山的名字,保留給這位很值得紀念的冒險先驅,稱:Mt Hector (3394m)。
1859年春天,Hector 折返豪斯山口翻越洛磯山,沿著湯普森於1807年首次建立的毛皮貿易路線,探察49度線以北(英國領土内)是否可以找到一條通向太平洋的通道,但是結果讓人失望,最後祇好放棄,他不情願地越過美國邊界,在科維爾堡與帕麗澤隊伍團聚。
![]() |
不止有Mt Hector,這個湖也以Hector的名字保留給這位地質學先驅。 |
庫尼山口
同樣在1859年春天,波佐要回到歐洲履約研究高加索地區的植物而離隊,6月中旬,帕麗澤因為其授命包括對國際邊界的調查,他著 Hector 博士先行翻越洛磯,自己和蘇利文向南陷在現今恐龍谷的泥沼中掙扎,走在沒有道路的草原艱難旅行,祇為確認那些荒涼的土地無法耕種,7月底,他們在乾旱中的綠洲 — Cypress Hills (塞浦路斯山)休息。
探險隊在繪製地圖後續向洛磯山脈前進,沿著乾枯的老人溪引導再次越過東庫尼山口,他們試圖在彷如一面大牆壁的 Purcell 山脈找到一條通道,但是庫特尼人勸告他不要浪費時間,最好的穿越都在美國境內的哥倫比亞平原。因此,無論帕麗澤從庫尼河或蘇利文走 Moyie 河,最終越過49度線,結果都通到 Spokane。
![]() |
Cypress Hills是草原上少數的山丘,所以被稱為草原上的「綠洲」。 |
150年前,洛磯山仍是蠻荒世界,除了毛皮商人沒有其他白人,穿梭山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其實哥倫比亞山脈才是太平洋通道一個巨大的障礙,她共有三道支脈,Purcell 山脈祇是其中一個,之後還有一個 Cascade (瀑布)山脈等在後頭,跨越洛磯通往太平洋這道百年難題,要等到太平洋鐵路工程師羅傑斯少校出台才獲得解决。
正當探險隊到達科維爾堡,意外發現那裡人聲鼎沸,原來當時菲沙河和岩溪已經發現黃金,許多礦工徒步進入卑詩淘金,帕麗澤和蘇利文分别隨著礦工的步伐訪問了水壼溪和奧根山谷,最終不得要領。探險隊沿著哥倫比亞河向下游行駛400英里,到達溫哥華堡和維多利亞堡。他們乘船經過舊金山和巴拿馬,回到美國東岸返回英國,結束這次長達兩年多的豐富旅行。
![]() |
越過落磯之後還有哥倫比亞三道支脈,從美國進入要比橫越容易得多。 |
探險隊的成就
三年後,探險隊發表結論,認為要在加拿大英國領土內,無論從東部的湖區範圍或者西部的洛磯山脈,建立穿越通道既困難而且昂貴,通過美國領土訪問要比橫越容易得多;此外,儘管草原地區氣候乾旱,土質惡劣(稱為:帕麗澤三角),但在它周圍環繞著一條肥沃的地帶,非常適合畜牧業和農業定居,這成為加拿大建國之後,發展中部大草原釐訂定居政策的主要依據,亦即是今日16號跨省公路行走的路線。
他們在洛磯山脈總共穿越了六個關口,命名許多著名的山峰河泊,詳細補充了地圖上細微的部分,並出版了洛磯山區地圖,這些資訊對興建鐵路選擇路線時幫助甚大,報告中還附帶提及庫尼地區含有煤炭和其他礦藏,建議值得開採。至於植物收藏家波佐並不令人失望,在探險期間,他收集了819種物種的標本以及大量種子。
![]() |
探險隊總共穿越洛磯山脈六個關口,這裡是硃紅山口,背景是Mt Whymper。 |
帕麗澤探險隊深入遠西這塊未為人知的處女大地,從湖區到洛磯展開全面大規模的地理、氣候和生態等科學調査,為了紀念他們探索西部的貢獻,以波佐為名的波佐山(Mt Bourgeau, 2930m)就位於朱虹湖的西側,它與紀念環保鬥士、班芙國家公園第二任總監的霍華道格拉斯山南北相望;布萊克斯頓和蘇利文分別在 Waterton Lake 國家公園和蕯河岔口各有一座山峰冠上他倆的名字。
![]() |
Erasmus是座三峰山,蘇利文峰與Mt Lyell在其山背崚線上,左側是Survey峰。 |
至於帕麗澤隊長,他在明尼旺卡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湖北那串山嶺,又以他妹妹的夫姓費漢姆(Fairholme),命名了明尼旺卡南面那道山嶺,也就是我們在弓河瀑布欣賞粉彩紅黄昏,和脾氣酋長山所在的那道費漢姆山嶺(Fairholme Range),當然,帕麗澤亦以聞道牧師的名字命名了 Rundle 山。帕麗澤沒有結婚,快快樂樂地在他的愛爾蘭莊園度過人生。
![]() |
這就是Palliser Range,他以愛妹Fairholme夫人命名的山嶺在湖的南面。 |
1861年,Hector 博士被任命為新西蘭政府的地質學家,後來成為新西蘭研究所氣象部門以及威靈頓博物館和植物園主任。1903年,Hector 帶著兒子道格拉斯回到加拿大,希望重訪他曾經被馬踢倒過的地點,可惜 Hector 沒有倒下,他的兒子卻突然得了急性肓腸炎,被送到 Revelstoke 的醫院不幸去世,比他早逝4年。傷心欲絕的 Hector 爵士立即回到新西蘭,從此不再提及洛磯!
本文內容主要參考自:
維基百科與加拿大百科網頁
Lethbridge 大學 網頁
Palliser 和 Hind Survey Expeditions 於1857-1859年對西方的美學製圖 by I.S. MacLaren
Dictionary of Canadian Biography 網頁
Peakfinder 網站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