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小常識 6-5:極光常見的謬誤


極光常見的謬誤

        看見幸福極光,一切都是値得的。黃刀祇要雲層不厚,沒有下雨下雪,都有機會看到北極光,因為極光帶就在黃刀和育空地區的頭上,而且兩地位處大陸中心廣濶平原上,不容易集結雲層,視野非常良好,即使極光預測值很低,也有機會現出綠光。

        北極光是不是祇在晩上才有?有沒有固定出現的時辰?月圓之夜會不會看不到極光?甚麼叫「城市光害」?事實上,我並不擔心「城市光害」,祇要燈光不要太亮,我最喜歡用城市光作拍攝前景。極光真是百拍不厭,尤其經常出現眾多迷人面譜,更多一般人「想當然」的謬誤,我為大家逐一解說!


北極光不祇在晩上才有

        極光不祇在晩上才有,太陽黑子活動是不管地球當地時間的,它是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可能爆發,而且太陽風到達地球的時間不一,所以在地球上一日24小時都會出現極光,祇是按照極光橢圓理論,極光主要發生在背陽面的黑夜地區,向陽面受到太陽風吹襲,極光橢圓比較淺薄,極光出現機率較低,而且白晝陽光太亮,即使出現極光也不能為肉眼所見。


極光有沒有固定出現的時辰

        理論上,當磁極恰恰垂直在太陽和地面觀察者之間,乃極光橢圓最寬厚的時候,稱為磁午夜(magnetic midnight),是觀測極光的最佳時間。由於地球的自轉軸與磁軸之間的夾角約為11°,因此磁午夜不同於傳統的子夜。在北美洲,磁午夜大約提早一個小時到晩上11點(夏季隨日光節約時間調整)。不過,極光強弱在於太陽風何時吹襲,磁午夜具有加乘效果,卻不是一個極光固定出現的時辰,以我的經驗,在晚上10點至凌晨3點之間都是觀賞時機,更多取決於天氣以及日出和日落時間,如能加上太陽下山後的日落餘暉,畫面會更加好看。


Carrington 預測週期

        極光沒有固定的出現時辰,卻有一個以月份來計算的預測週期。由於太陽活躍黑子不規則地分布在太陽表面,有一些日冕孔(corona)特別巨大並不斷拋射出高速太陽風,當太陽自轉一圈,相同強大的日冕孔再次面向我們,地球又將感收到另一次強風吹襲。因為太陽赤道自轉一周大約需要25.4天(太陽不是固體,兩極自轉速度較慢),減去地球相應的公轉時間,故對應於太陽赤道附近同一個活躍的日冕孔,得出每約28日為一個極光高潮週期(稱:Carrington rotation),直到該活躍現象消失為止。如果太陽黑子的數量愈大,日冕孔分佈愈多,極光爆發會愈頻繁。


觀賞極光的最佳季節

        觀看極光最重要是天時,夏季由四月中旬到八月下旬這4個多月,北地太陽早出晚歸,無法看到極光,在接下來的240天裡,黃刀每月陰雨天數平均祇有10日,一至三月天氣逐漸晴朗,晴朗天空的機會比秋季高出一倍,九月的天氣較不穩定,尤其是十月中至十一月中旬北極寒流來襲,天氣轉差,聖誕節到元旦期間亦經常下雪,是最適宜避開的時段。因為極光活動的年度週期也在晝夜平分點附近達到頂峰,剛好那時太陽風帶來的星際磁場(IMF)與地球磁場取得最大平衡,故一至三月與九月前後是觀賞極光的最佳時節,祇是秋天陰雨的機會較高,春季雖然寒冷,看到極光的機會最大。


月光掩蓋極光?

        來自太陽和月亮的散射光會影響顏色,城市光污染也會產生一些奇怪的顏色,如果極光微弱,月光當然掩蓋極光,那也不是我們想要的菜。由於黃刀和育空處於極光帶下,極光可以出現在天空的任何部分,在我的經驗上,極光一般較多出現在東北及西北面,與經常掛在南邊天空的月光方向並不一致,如果極光較強,極光就會出現在南面,但是那時極光的強光,足以敵過月光甚至城市光。


        對於大家遠道而來朝聖,祇想看到極光的人們而言,避免在月圓之夜是無可厚非的考慮,若以攝影者的角度,月光可以照亮地面,可降低相機感光度,讓畫面更美畫質更好,因為極光不祇要看得到,而是要拍得美,因此,我寧選擇上弦之夜觀賞極光。

        當我們選定日期前來追獵極光,接下來是參考極光觀測預告,有關各地極光預測,可參考以下各主要網頁:

黃刀市政府極光預報網頁
https://astronomynorth.com/aurora-forecast/

阿拉斯加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極光預報網頁
https://www.gi.alaska.edu/monitors/aurora-forecast

冰島官方的雲/極光預報網頁
https://en.vedur.is/weather/forecasts/aurora/

芬蘭一群極光愛好者的極光服務網頁
http://www.aurora-service.eu/aurora-forecast/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