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哭泣的櫻花,暢談垂櫻
雲成櫻花處處開 十一之五
(五) 哭泣的櫻花,暢談垂櫻
在溫市可以看到的垂櫻共有六種:包括花季前期的紅垂櫻,枝垂櫻和雪泉櫻,第一期與第二期分別有八重紅垂櫻 (或重瓣垂櫻) 與仙台垂櫻,兩者花期相差不遠,花期很長,都在吉野櫻盛開之後綻放,但她們在公園內的年齡尚淺,較美麗的花樹多在私人前院,尤其在鄧巴社區。至於第三期的垂菊櫻開花最晚,等到垂菊櫻開完,櫻花季就差不多要結束了!本文將帶大家找到這六種垂枝型的櫻花樹。我們的電子書:《 雲城櫻花處處開 》,將依賞花路線為大家仔細介紹。
范度森植物園 (VanDusen Garden)
范度森植物園有五個季節性花園,加上一個茂盛的杉木樹林和一個大型的喜瑪拉雅植物區,展示來自世界各地超過7,500種珍貴植物,還保存大量西北海岸的本土植物。在櫻花季節期間,中央草坪可以看到不同種類的垂櫻,特別是有不少婀娜多姿的紅枝垂櫻,夾道迎風擺動,是早春觀賞垂櫻的最佳地點,此外,園內還有好幾種特殊櫻種,例如雪泉櫻,雪雁櫻,海貓櫻,混種大山櫻 (Sargent Hybrid),八重紅垂櫻等,也有原生種的日本山櫻和東亞毛山櫻,以及很後期的罕有櫻花品種,如上香櫻,勃艮弟櫻,菊垂櫻和西藏櫻等,這其中有一些罕有櫻花在溫巿街頭較難看到,植物園雖然要付門票或加入會員購買年票,卻是不容錯過!
Von Siebold 最早引進櫻花
在惠空櫻盛放之後,其實紅垂櫻及其他垂櫻早已經蓄勢待發,這些細枝下垂如楊柳般地隨風披拂,搖動如美人舞腰弄姿的垂櫻,很多是從野生的絲櫻 (Ito-zakura) (或稱shidare-zakura) 衍生來的,西方人習慣將這些垂枝的櫻花稱為哭泣的櫻花 (weeping cherry tree),聽起來有點讓人垂頭喪氣!垂櫻於1862年便被旅日的德國醫生和植物學家 馮·施博 (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 1796~1866) 在他最後一次離開日本時帶到歐洲,他也是第一個將日本楓,繡球花和鐵線蓮等日本植物介紹給西方的人。
紅垂櫻的大本營在 VanDusen 植物園,那裡有一整片的紅垂櫻樹林,每年隨著禮讚櫻開花的時候一起盛放,非常壯麗,是櫻花前期的賞櫻重點。同一時期,大家在植物園內可以順道欣賞到富士櫻和雪泉櫻,我最愛雪泉櫻那花序環繞著枝條盤旋而下的美麗,她與雪雁櫻都是近代培植出來的西方櫻種,近年被大力推廣。
紅垂櫻 (Beni-shidare)
紅垂櫻(Beni-shidare)亦稱Pendula Rosea,屬小彼岸櫻的垂枝種之一,原產於日本,日本三大櫻花國寶的福島三春瀧櫻就是枝垂櫻,己經活了上千歲。
紅垂櫻約在1860年代已被施博引進歐洲,它有一個優雅下垂的枝狀花序,長而苗條的樹枝有如垂柳一般搖洩下來,幾乎到達地面,深紫紅色的花蕾,繖形花序,開放出5瓣深粉紅色的鐘形小花朵,花將謝時顏色轉白。紅垂櫻的花型跟福笑女神櫻類似,不過紅垂櫻花約2公分略寬,花色較淺,花梗也較之略短,花萼隆起像壼狀,沒有腺體,技幹清爽健康,會結黑果。紅垂櫻通常比染井吉野櫻早一星期盛開,是前期櫻花,在大溫地區被普遍種植在私人庭園內,但是沒有一處比得上植物園的又多又壯又精彩。
枝垂櫻 (Shidare-zakura)
枝垂櫻 (Shidare-zakura) 學名:Prunus Pendula,是野生彼岸櫻的原生垂枝變種,古早時在日本被稱為:絲櫻 (Ito-zakura 或 Thread cherry) ,在西方則稱之為 Weeping spring cherry 或 Weeping higan cherry。
枝垂櫻花先葉行,可高至8米甚至更大,其樹型,花型和花寬與紅垂櫻幾乎一樣,祇是她的花朵幾乎是白色的,在葉子將出現時染有淺淺的粉紅色,所以若稱:白垂櫻,便不會與粉紅色的紅垂櫻混淆。由於她開花的時間也與紅垂櫻同樣在彼岸日前後,在溫市的數量亦不如紅垂櫻那麼多,多是被私人種植,所以最容易被賞花客錯過。
雪泉櫻 (Snofozam)
在植物園欣賞紅垂櫻的同時,園內有另外一種白色的垂櫻同時綻放,那就是雪泉櫻。雪泉櫻 (Snofozam) 是1985年才由俄亥俄州的苖圃用垂櫻和吉野櫻的栽培出來的品種,她也像一般垂櫻一樣,有一個修剪得很對稱的傘形樹冠,層疊的樹枝一直蜿蜒到地面,緊湊的單瓣白花環繞著枝條盤旋而下,使樹木看起來像一個雪花般的噴泉,也就是她名字的由來。
雪泉櫻樹身矮小,枝條整齊,最高僅到5米高,粉苞,花咢暗紅,一個苞片可長出5朵花,花色純白,花約2.5公分寬,五片窄瓣不太重叠,枝柄上有明顯細細絨毛,花先葉行,也是前期櫻花。因為雪泉櫻生長緩慢,樹較矮窄,越來越受到小院子歡迎,不過她易受昆蟲和病害侵害,須定期修剪維持健康。雪泉櫻在范度森植物園那幾棵仍嫌幼小,在大溫地區很多住宅的庭園裡都可看到。
八重紅垂櫻 (Yae-beni-shidare)
若要觀賞私人種植的各種垂櫻,特別是紅垂櫻與八重紅垂櫻,我會優先選擇鄧巴社區,那裡的鄰里似乎較有閑情逸致,將花園照料得讓人賞心悦目,不過在欣賞時要注意舉止,儘量不要打擾社區安寧。
八重的紅垂櫻來了,像瀑布般從天上來!八重-紅-垂-櫻 (Yae-beni-shidare) 或重瓣垂櫻,亦被稱為“Double weeping higan cherry”,也是彼岸枝垂櫻 (Ito-zakura) 古老的變種之一,這種樹的習性是呈傘狀,樹身高大可達樓高數層,同様沒有腺體,花柄上有細小柔毛。
八重紅垂櫻是第一期後期的櫻花,花比葉先行,花小柄長,花朵全開約2~2.5公分,多層多瓣,花瓣約20~23枚,花蕾紫紅,一個苞片可長出7朵花 ,花初開時像玖瑰紅,然後慢慢變淺,再轉粉白;其枝垂極長,細長樹技從上像瀑布般垂下,花開後長出銅綠色葉,後轉亮綠,秋葉轉橙。這種美麗柔和多瓣的小花,花期很長,極具觀賞價值,在溫市被私人廣泛種植,最美麗的幾棵都在南地那兩個街區,花樹成蔭。
仙台垂櫻 (Sandai-Shidare)
仙台垂櫻 (Sandai-Shidare) 也是一種矮小的里櫻,源於日本北濱的仙台地區,她被譽為垂櫻中的吉野櫻,甚至以吉野枝垂櫻 (Sendai-Yoshino) 的名稱在北美園藝界販售。仙台垂櫻是第二期初期的櫻花,花葉同開,粉色花苞,芬芳的花朵掛在短而無毛的花梗上,有五個白色的花瓣,由長而窄的萼片支撐著,花萼暗紅,花大葉大,瓣端有裂,五瓣白花全開最寬可達4公分,初開時遠看像是一個個小燈泡掛在樹上,是垂櫻之中花朵最大朵的。
仙台垂櫻不像雪泉櫻的樹枝那麼條理,也沒有繞樑的花序,但是她跟大島櫻一樣,帶有一點淡淡的幽香,她的花朵更大,花梗上也沒有絨毛。儘管背負吉野威名,仙台垂櫻受歡迎程度似乎不如其他垂櫻,目前在大溫地區數量不多。
垂菊櫻 (Kiku-shidare-zakura)
垂菊櫻 (Kiku-shidare-zakura) 是19世紀末裁培出來的日本品種,1915年被 Cheal 引進西方,改良後獲得過英國皇家園藝學會AGM優異獎,故西方人把垂菊櫻稱作 Cheal's weeping cherry。垂菊櫻是第三期晚期的櫻花,花期僅較菊櫻略早,她有著優雅的拱形樹枝,春天先開出棕銅色的葉子,緊接著是一簇簇漂亮的粉紅色重瓣花朵,然後葉片轉綠,花芯轉紅,整朵墮落。
垂菊櫻豐富的花朵約3.5公分寛,較八重紅垂櫻(2公分)略大,卻有超多的75至125片花瓣擠在一朵,難怪要用「菊花」予以形容。就像其他垂櫻秋天葉子會變橘的一樣,垂菊櫻綠油油的葉子在夏天很有光澤,在秋天褪得更加火紅!奈何其粗壯耐寒的枝莖,卻易受褐腐病和細菌潰瘍傷害,容易減少她的壽命。
為了帶大家依花期找到溫哥華共60種櫻花,我們設計了10條賞櫻路線,帶你走遍溫哥華23個社區和鄰近地區,飽覽各種櫻花,並重溫各區已被大家遺忘的大小事。歡迎各位參閱我們的電子書:《 雲城櫻花處處開 》
櫻花鑑賞時機稍縱即逝,大家不要錯過及時參與綠色文化俱樂部的年度櫻花文化生態國語解說活動,林聖哲老師將會在最適當的時機帶你欣賞到最漂亮的櫻花。
綠色文化俱樂部網址:https://www.greenclub.bc.ca/
NEXT: (六) 櫻節開鑼,吉野曙櫻競爭鋒
PREVIOUS: (四) 前期櫻花:彼岸日彼岸櫻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