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雪鴞玩 一、二、三 木頭人

今年與曾老師和四位朋友相約,七個人兩部車一起開去班芙國家公園 (Banff),順道停留卡加利 (Calgary) 幾天,專去找雪地貓頭鷹 (Snowy Owl, 雪鴞)。每年冬天,雪地貓頭鷹會在卡加利郊區出現,他們來這大平原覓食過冬。老實說,光知道地點還未必找得到雪鴞,曾老師邀約一位賞鳥專家與鳥導,小李帶路。小李年紀不到三十,超級會找,他說上星期來過,看到十來隻。我們前一天自己先去找過,七個人,一隻也沒找到。

 

小李來自中國,因工作住在卡加利,他的母親也是賞鳥專家,是屬於電影裡 The Big Year 那種 Professional專家,小李繼承母親的專長,非常喜愛賞鳥。

清晨和傍晚是雪鴞出來覓食的時間。小李找雪鴞先往高處看,因為雪鴞站在高處,會覺得比較安全,較容易找得到小動物抓。難怪,我們之前只往地上找,以前看的紀錄片,雪鴞都窩在地上的草堆裡。想想也是,那些紀錄片多數在北極圈拍的,那是荒郊野外,根本沒有電線柱。而這一區,有許多牧場,有人居住,並多數為私人土地。


遠遠的,小李看到一隻站在電線柱上。車子放慢,慢慢地滑過去,太快會嚇走雪鴞。記得曾經看過一篇 wildlife 攝影師分享拍攝野生動物技巧的文章,他說對初學著最好是在車上拍,車子慢慢靠近動物,可以靠得很近,可是一但下車,會趕走他們。雪鴞也一樣,開到電線柱下,開上窗子 (最好是有天窗),他們不會飛走。

Photo by Hank Tseng

可是,我們一車四個人,只有一半的人數可以從車窗掰照,第一部車開道電線柱下,第二部車沒位子了,所以有四分之三的人根本拍不到。於是曾老師教我們一個方法。首先我們遠遠的下車,每人拿好腳架,架好相機,這時候貓頭鷹一定向著我們看,我們就原地站著不動。然後等他轉頭我們才一步步向前進。

貓頭鷹的頭可以轉個270度。就這樣,轉過去就動,轉過來就停,我們漸漸靠進他。這像不像玩遊戲? "一、二、三 木頭人",這個遊戲好久沒完的那麼開心!

[雪鴞遠遠的看著我們下車]

[不准動]

[我看得到]

[剛才誰在動?]

[I'm watching you ...]


可以動了! 可以動了!

 我們一步步走進讓雪鴞漸漸適應我們的存在,到了適當的距離就拍他的一指一舉。當然最想拍到的是他迎面起飛的模樣。可是大家站在同一邊,只能拍到背面。
飛走嘍! 唉呦! 背對我! 

 啊! 側邊!

 Oh! 又側邊!

於是,我們決定圍繞著柱子,七個人,總有一位拍到迎面而非的畫面。果然被蔡醫師拍到了,這兩張是屬於大家的 *\0/*

Photos by 蔡鴻銘

一隻雪鴞在柱子上,看到嗎?

Photo by Hank Tsen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