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熊的故事
![圖片](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0XqB11XkuhwOXjLQe664oB3j54bXpE30uQfhzx32hz0zaAv4d9_V0NXjQ1QM89oU8dCrmY3hKX7NWDtM27DLW0XItpVYFoEXaQu0TasbajFQIHMGRffTwDtk9VcvXYoCceCmi05REZ4I/s640/D8E_6670.jpg)
小時候有聽過"金髮姑娘和三隻熊"(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童話故事嗎? 如果沒聽過可以 google一下。到了北美,才知道故事裡根本不可能這樣,我不是指人不可能跟熊這樣相處,而是那三隻熊不可能住在一起。 熊是獨自生活的動物,地域性很強,彼此不可以侵犯地盤,食物越少,地盤越大。只有在北美西北海岸食物充沛,才會看到那麼多隻熊再一起覓食。 熊只有交配的時候會再一起,母熊通常一月份生下寶寶,春天到時帶小熊出來。這時候母熊非常謹慎,不可以讓小熊遇上大熊,尤其是公熊,因為公熊會打死小熊。什麼原因,這有很多說法,有些說是公熊不希望小熊長大搶他的地盤與食物;有些說雄本來就愛攻擊弱小。這樣一來,母熊帶大小雄是多摩辛苦。小熊通常會在母熊身邊長達18 到 30個月。少年雄會被媽媽推出去讓他自己獨立生活,這樣媽媽熊另找對象。 我們那一年在Katmai看到一個媽媽熊帶著三隻小熊,每天早上天剛亮帶著小熊去捉魚。 隔一年再看到她們時候,只剩下一隻小熊。兩隻小熊,一隻被大熊攻擊陣亡,另一隻過不了冬。剩下一隻小熊不到18個月被媽媽熊拋棄。研究員說,不是每一隻母熊都很會照顧小熊,這一隻母熊的紀錄不佳,上一胎三隻小熊沒有一隻存活下來。現在這一隻小熊,得靠自己。小熊瘦成那樣,好幾天沒吃到東西,大家很替他擔心。 第二天,傳來一個好消息,小熊捉到一條魚了! 這可以讓他撐幾天,但是他還是要趁現在吃飽好過冬。也許你會問,園區的管理員為什麼不餵食小熊呢? 在Katmai,管理員和研究員一率不干涉棕熊的一切。如果插手照顧小熊,小熊會失去生存的本能。說的也對,畢竟這裡不是動物園,一切保留最自然原始的狀態,讓自然淘汰弱者,留下最能克服環境者。套一句管理員常說的話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分享一篇Katmai部落格,有關三隻棕熊受傷的案例: The Resilient Bear .